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项引起行业关注的公告,指出24批次的发动机润滑油与制动液产品因不达标而被认定为不合格。这一消息对车主和消费的人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提示警醒我们在选购汽车相关这类的产品时,务必提高警惕。 根据通报,7批次机动车发动机润滑油与17批次制动液的质量上的问题,大多分布在在低温动力黏度、运动黏度、蒸发性能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其中,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标称由天津奥仕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巨能润滑油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产品均被列为不合格名单。此中,低温性能不达标可能会在寒冷天气中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和正常运作,甚至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害。 在制动液方面,不合格的17批次样品同样令人担忧。包括天津市冠克石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德萨美斯(天津)润滑油有限公司生产的制动液,均在运动黏度和平衡回流沸点等重要参数上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这些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刹车性能,进而影响驾驶安全。 为何这些本应合格的润滑油与制动液产品频繁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部分厂家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忽视质量控制、原材料不正确使用以及检验测试标准不达标等诸多因素有关。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质量警报下,选择润滑油与制动液时应更加谨慎。购买时建议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并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和相关检测报告。此外,按时进行检查车辆的润滑油与制动液状态,按时换问题产品,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环保以及安全意识提高的今天,汽车相关用品的质量不仅关乎每个车主的安全,更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质量和价格之间做出合适的权衡,是每一位车主都值得深思的问题。适时的质量监督和消费的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才能让我们在道路上行驶得更加安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